39问医生

血小板低的影响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血小板低可能导致血栓形成风险降低、出血倾向增加、手术后出血量增加、感染风险增加以及器官功能受损风险。
1.血栓形成风险
血小板低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血液黏稠度降低,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形成可能导致血管阻塞,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严重时可引发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
2.出血倾向增加
血小板具有黏附、聚集和释放等多种活性物质的作用,在止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血小板减少时,其黏附和聚集能力减弱,无法有效地参与止血过程,从而导致出血倾向增加。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因颅内出血而导致生命危险。
3.手术后出血量增加
血小板是维持血液凝固的重要成分之一,其数量减少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使伤口处难以凝固而出现持续性出血。术后出血量增加会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严重时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安全。
4.感染风险增加
血小板对机体有免疫调节作用,能促进白细胞介素-1β等促炎因子的产生,进而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血小板减少会使这种防御机制削弱,易受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袭。感染可能导致发热、疲劳、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严重感染者还可能出现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
5.器官功能受损风险
血小板低可能会导致器官供血不足,长期发展下去会引起器官功能受损。器官功能受损可能导致呼吸困难、肾功能衰竭等问题,进一步威胁生命健康。
对于血小板偏低的情况,建议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出血风险,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病情。
66
2024-01-2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