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新生儿溶血症护理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新生儿溶血症的护理需密切监测婴儿的黄疸水平,避免过度紫外线暴露,必要时使用光疗,以减轻症状。对于重症病例,应遵循医嘱进行换血疗法,并确保提供充足营养,同时遵医嘱使用白蛋白输注。在进行肝脏酶诱导剂治疗期间,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皮肤及黏膜变化,定期复查相关实验室检查。
1.光疗
光疗通常采用间断照射的方式,在特定波长下通过蓝光或绿光作用于皮肤表面,每次治疗时间依医嘱而定。此方法利用特定波长光线分解未结合胆红素,减轻其对神经系统的损伤风险。适用于新生儿黄疸及轻度溶血状态。
2.换血疗法
换血疗法是将患儿血液的一部分替换为正常或改良的血液成分,具体操作由专业医护人员执行。换血可迅速降低体内不耐受抗体浓度,防止进一步损害红细胞寿命。主要针对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或某些特定溶血类型。
3.白蛋白输注
白蛋白输注通过静脉注射方式给予患者所需剂量,根据病情需要调整频率。白蛋白具有扩充血容量并辅助清除游离胆红素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贫血、水肿等问题。适合用于纠正贫血、维持组织灌注。
4.肝脏酶诱导剂
肝脏酶诱导剂包括片、水飞蓟宾胶囊等药物,需按医生处方规定的时间和剂量服用。这些药物能增强肝酶活性,促进胆红素代谢和排泄,从而降低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可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及部分溶血病例。
新生儿溶血病需密切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免发展成核黄疸。家长应遵循医嘱,确保婴儿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同时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休息,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66
2024-01-0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