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长期卧床老人睡眠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长期卧床老人睡眠障碍可以通过定时翻身、中药足浴、针灸治疗、松弛训练、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定时翻身
每2-3小时为卧床老人翻身一次,可预防压疮的发生。定期改变体位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皮肤压力,从而降低发生压疮的风险。
2.中药足浴
将具有镇静安神作用的中药煎煮后浸泡双脚,每日一次。中药通过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来缓解肌肉紧张,提高睡眠质量。
3.针灸治疗
由专业中医师根据患者体质施以相应穴位的针灸操作,通常一周2-3次。针灸能够调节自律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缓解因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症状。
4.松弛训练
指导卧床老人进行深呼吸练习、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松弛技巧训练。松弛训练有助于减轻身体和心理上的紧张感,促进自然入睡状态。
5.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
根据医嘱,在临睡前给予适量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物如唑吡坦片、佐匹克隆片等。这类药物通过影响脑内神经递质平衡来缩短入睡时间并提高睡眠质量。
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应特别关注营养均衡,避免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导致消化不良引起不适。同时,家属要定期帮助卧床者翻动身体,以免长时间一个姿势压迫局部皮肤出现褥疮。
66
2024-02-2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