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氧疗
通过增加吸入空气中氧气含量来提高血氧水平,通常采用面罩、鼻导管等方式给氧。高浓度氧疗有助于改善低氧血症,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良好效果;可促进水肿液吸收,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减轻肺水肿。
2.吸入治疗
选择合适的雾化器将药物转化为微小颗粒经呼吸道送入肺部,一般需连续使用数日。此方法适合于多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如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能有效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
3.肺部理疗
包括胸部物理治疗和呼吸肌肉锻炼,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定期进行。旨在改善肺通气功能及液体代谢状态;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限制性肺病。
4.体位引流
利用重力作用帮助分泌物排出,患者采取特定体位如左侧卧位时头低位。对于患有右心衰竭且伴有右侧胸腔积液者有益处,因为此时可以使积液移动到底部从而减少压力差。
5.气道湿化
通过加温湿化装置保持呼吸道湿润以防干燥损伤黏膜。适宜于存在干咳、喉咙不适等上呼吸道干燥症状的人群;可减少因空气干燥引起的相关不适感。
在使用医用氧气管道进行氧疗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导致氧中毒。同时,应确保氧气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防止潜在的风险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