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值范围为50%-70%,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1%属于升高的情况,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白血病等原因引起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劳动后、妊娠及分娩时或者严寒、酷热情况下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会偏高。此时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
2、感染
如果身体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可能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增多,从而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1%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复方硼砂含漱液等进行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缓解不适症状。
3、严重组织损伤
如果患者受到严重的组织损伤,如大面积烧伤、较大手术等,可能会导致机体出现应激反应,刺激中性粒细胞增多,从而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1%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疼痛,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4、急性大出血
如果患者受到外伤,可能会导致急性大出血,使体内的血液含量下降,从而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
5、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同时也会伴有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伊马替尼、尼洛替尼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化疗、放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