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者用血的规定是,健康成年人一般每次献血200-400毫升,每次可用血小板,一般不超过总血量的10%。
无偿献血是一种公益性的行为,是指为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通常是指将自身的血液无偿捐献给需要血液的患者,从而帮助患者改善身体状况。因为无偿献血是公益事业,所以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后,需要及时补充营养,可以多吃富含铁元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鸡蛋黄等。同时还需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引起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
另外,在献血后,部分人群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头晕、乏力等症状,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在适当休息后即可缓解。如果在献血后出现了严重的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或者是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到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