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中性粒细胞下降原因

杨海青 血液科 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中性粒细胞下降可能是由于药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感染因素、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所导致。

1、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甲泼尼龙、青霉素等药物,可能会对造血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出现中性粒细胞下降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停止服用药物,可以适当喝水,促进药物代谢,缓解不适症状。

2、物理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接触X射线、γ射线等电离辐射,可能会对机体造血功能产生影响,从而引起中性粒细胞下降的情况。建议患者远离辐射环境,避免接触辐射线。

3、化学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接触苯、铅、汞等化学物质,可能会对造血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引起中性粒细胞下降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脱离有毒环境,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等药物进行治疗。

4、感染因素

感染因素主要是指细菌感染,常见于肺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患者一般会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中性粒细胞下降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

5、血液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是指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淋巴瘤等,导致造血系统异常,出现中性粒细胞下降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氨肽素片、咖啡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于不适症状的缓解也有积极意义。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66
2022-09-0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