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婴儿痉挛症是由于先天不足、产伤、惊吓、痰结、脾虚、肾虚等原因导致,可通过针灸、药物、推拿等方法进行治疗。
1、先天不足
先天不足是导致婴儿痉挛症的主要原因,由于母体在妊娠期间营养不良或者患有某些疾病,导致胎儿先天不足,使脑部发育不全,从而引起婴儿痉挛症。患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针灸进行治疗,可以针灸太冲穴、百会穴、风池穴等穴位,可以起到缓解痉挛的作用。
2、产伤
如果婴儿在出生时头部受到产伤,可能会导致大脑缺血缺氧,进而引起婴儿痉挛症。建议患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针灸进行治疗,可以针灸四神聪穴、神阙穴、涌泉穴等穴位,可以起到缓解痉挛的作用。
3、惊吓
如果婴儿在出生时受到母体的惊吓,可能会导致婴儿的大脑皮层功能紊乱,进而引起婴儿痉挛症。建议患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针灸进行治疗,可以针灸涌泉穴、神阙穴、神阙穴等穴位,可以起到缓解痉挛的作用。同时,家长应多安抚婴儿,避免婴儿受到惊吓。
4、痰结
痰结是指婴儿体内的痰液比较多,无法及时排出,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比如咳嗽、腹胀、呕吐等,也可能会引起婴儿痉挛症。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婴儿服用复方鲜竹沥液、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通过推拿的方式进行治疗。
5、脾虚
脾虚是指婴儿的脾脏功能受到损伤,导致气血生化不足,使婴儿出现虚弱的情况,比如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身体发育迟缓等,也可能会引起婴儿痉挛症。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婴儿服用醒脾养儿颗粒、小儿健脾开胃合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推拿的方式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婴儿的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另外,家长可以适当给婴儿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同时,家长还可以适当带婴儿去户外晒太阳,有助于促进机体钙的吸收,增强婴儿的免疫力。如果婴儿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