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荧光定量pcr原理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荧光定量PCR是通过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利用荧光信号积累方式对PCRx40-45个循环过程来量化标本中特定基因拷贝数。
荧光定量PCR是一种依赖于DNA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其原理基于双链DNA模板经变性后,在引物作用下形成两条单链DNA,然后以其中一条为模板合成互补链。在此过程中,荧光基团标记的引物或探针随DNA链延伸而发生荧光信号增强,当达到设定阈值时可被仪器检测到并记录。该技术可用于检测多种疾病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如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伴随特定基因的过度表达或缺失,从而引发异常细胞增殖、难以止血等症状。
荧光定量PCR通常采用血液、组织样本等进行分析,具体步骤包括核酸提取、PCR扩增以及产物检测与数据分析。常用设备包括荧光定量PCR仪、核酸纯化试剂盒等。针对不同类型的疾病,治疗方法各异。例如,对于肿瘤,化疗可能是常规选择,而对于某些遗传性疾病,则可能需要基因治疗。在接受任何治疗前,应确保由专业医生评估病情后再做决定。
在进行荧光定量PCR及相关诊断时,需注意避免标本污染,同时保护好个人隐私信息,以免影响后续的医疗决策。
66
2024-02-1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