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周围神经损伤鉴定实施规范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周围神经损伤鉴定通常是指周围神经损伤的鉴定,其执行规范主要包括病史采集、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电生理检查等,需要根据具体的检查结果进行治疗。

1、病史采集

周围神经损伤可能跟外伤有关,也有可能是局部的神经受到压迫导致的,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而且还有可能会导致局部的神经受到损伤。患者在进行病史采集时,需要告知医生是否存在外伤史、是否患有糖尿病等疾病,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临床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而且伴随明显的疼痛,可以进行临床症状检查。

3、体格检查

主要是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检查,如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反射功能等,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损伤的情况。

4、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线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能够明确周围神经是否存在断裂、损伤等情况,也可以明确损伤的部位以及严重程度。

5、电生理检查

主要包括肌电图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等,可以判断周围神经是否存在损伤,也可以明确损伤的部位以及严重程度。

如果患者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也需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做劳累的体力活,也不要长时间地熬夜,否则可能会导致病情持续发展,影响正常的生活。

66
2014-10-2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