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高血压和高血压肾病的区别在于发病原因不同、表现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预后不同、辅助检查不同等。
1、发病原因不同
肾性高血压是由于肾脏实质性病变导致的血压升高,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等疾病。高血压肾病是由于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从而引起的血压升高。
2、表现症状不同
肾性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呕吐、视力模糊等情况。高血压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夜尿增多、蛋白尿、血尿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腰膝酸软、乏力等情况。
3、治疗方式不同
肾性高血压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氢等利尿剂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厄贝沙坦等降压药物进行治疗。高血压肾病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缬沙坦、氯沙坦等降压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氢等利尿剂进行治疗。
4、预后不同
肾性高血压如果能够早期诊断,并及时进行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好。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预后较差。而高血压肾病如果早期诊断,并及时进行治疗,一般预后较好。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预后较差。
5、辅助检查不同
肾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等情况。高血压肾病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可能会出现血尿素氮、肌酐等升高的情况。
另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烤鸭等。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