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后小便失禁,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也可能是由于膀胱炎、尿道炎、盆底肌松弛、膀胱脱垂等病理性因素引起。
1、生理性因素
生完孩子后,身体的各个器官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在激素的影响下,可能会导致括约肌功能下降,从而出现小便失禁的现象。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通常在产后1-2个月,症状会逐渐好转。
2、膀胱炎
膀胱炎是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症,可能与药物、结石、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小便失禁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环丙沙星、头孢呋辛酯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导尿的方式进行治疗。
3、尿道炎
尿道炎是指由淋球菌或非淋球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急、慢性尿道炎症,可能与病原体感染、尿道损伤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道痒、尿频、尿痛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小便失禁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导尿的方式进行治疗。
4、盆底肌松弛
由于怀孕期间子宫增大,对盆底肌肉造成压迫,可能会导致盆底肌松弛,从而出现小便失禁的情况。如果患者症状较轻,可以通过电刺激进行治疗,可以促进盆底肌肉的恢复。如果患者症状较重,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5、膀胱脱垂
膀胱脱垂是指膀胱从正常位置沿着尿道下降,部分或全部脱出阴道口以外。可能与盆底肌肉功能减退、腹压增加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尿失禁、排尿困难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酚苄明片、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盆底肌肉训练改善症状。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