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管酸中毒国内发病率较低,为1/100000-1/5000。国外的发病率较高,为1/50000-1/40000。
肾小管性酸中毒是由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碳酸氢根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以阴离子间隙正常的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以及尿中大量排出HCO3-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国内发病率较低,为1/100000-1/5000。其发病原因与先天性肾小管功能缺陷、近端肾小管重吸收碳酸氢根功能障碍,以及远端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有关。患者可出现多饮多尿、生长发育迟缓、骨骼畸形、脱水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昏迷。临床上对于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治疗,主要是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常用的药物有碳酸氢钠、枸橼酸钾、维生素D等。
如果患者出现肾小管性酸中毒,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另外,患者可以适当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自身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