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供血不足中医通常认为是气虚、血虚、脾虚等原因引起,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气虚
气虚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气虚患者由于气化功能减弱,不能推动血液运行,就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爬山等,改善气虚的情况。
2、血虚
血虚是指体内血液亏虚,使肢体、经络、脏腑得不到濡养,而出现的一系列衰弱证候的总称。血虚的患者由于血液不足,不能濡养心脏,就可能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归脾汤、四物膏等中药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补气血的食物,如桂圆、羊肉等。
3、脾虚
脾虚是指脾气虚衰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症。脾虚患者由于脾脏运化功能减弱,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就会引起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上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食红枣、山药等食物,改善脾虚的情况。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因为心肾不交、肝气郁结、心虚胆怯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