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青少年的情绪障碍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青少年的情绪障碍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社交退缩、自我评价降低和冲动行为。如果这些症状影响了日常生活,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1.情绪低落
情绪障碍可能影响大脑神经递质的平衡,导致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减少,这些递质与情绪调节有关。当这些递质失衡时,会导致情绪低落。情绪低落通常表现在个体的心境状态上,可以伴随疲劳、兴趣减退等症状。
2.焦虑
焦虑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以及脑内的神经递质异常有关。神经递质紊乱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使人感到紧张不安。焦虑症状常出现在青少年的思维活动中,可表现为过度担忧未来、难以控制的恐惧感。
3.社交退缩
社交退缩可能是由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和大脑结构异常;环境因素如家庭关系不良或学校欺凌;社会因素包括同伴压力或文化期望。这种回避行为主要发生于人际交往中,可能涉及面对面交流、参加集体活动等方面的困难。
4.自我评价降低
自我评价降低可能源于内部认知过程的改变,如自动思维模式偏向负面思考,或是受到外部压力的影响,如来自父母或老师的过高期待。这种情况多见于青少年对自己的能力、外貌等方面持消极态度,经常出现自卑、自责的心理反应。
5.冲动行为
冲动行为可能与大脑额叶皮层发育延迟或功能异常有关,也可能受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可能导致青少年缺乏足够的自制力来抑制冲动行为。冲动行为通常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例如突然做出危险决定、无法等待轮到自己、频繁打断他人等。
针对青少年情绪障碍,建议进行心理咨询评估以确定具体诊断,必要时可遵医嘱进行脑电图、磁共振成像等相关检查。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或药物治疗,常用抗抑郁药有舍曲林、氟西汀等。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确保其获得适当的教育支持,并鼓励参与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如运动或艺术课程,以促进身心健康。
66
2024-02-0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