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原和核心抗体呈阳性,一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治疗,通常考虑是患有乙型肝炎,但也不排除是患者接触了乙型肝炎病毒。
1、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通常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肝脏疾病,一般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等方式传播。患者会出现恶心、厌油腻、食欲差、全身乏力等症状,同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眼白发黄、尿液发黄等症状。乙型肝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替诺福韦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2、接触了乙型肝炎病毒
患者接触了乙型肝炎病毒,可能会导致自身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患者一般会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腻、尿液发黄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水飞蓟宾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以免引起交叉感染,加重病情。另外,患者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可以补充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若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