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慢性肾脏病血小板功能下降

聂志扬 内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慢性肾脏病血小板功能下降可能是由于肾脏损伤、肾脏感染、骨髓抑制等原因引起的,可根据病因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1、肾脏损伤

慢性肾脏病会导致肾脏出现损伤,使血小板功能下降,导致出现皮下出血、鼻腔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以免引起血栓形成。同时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2、肾脏感染

慢性肾脏病会导致肾脏受到损伤,使身体的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导致血小板功能下降,出现发热、乏力、恶心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引起炎症加重。

3、骨髓抑制

慢性肾脏病会导致骨髓的造血功能受到抑制,使血小板功能下降,出现皮下出血、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静脉输注血小板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进行输血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骨质疏松、药物因素、毒性作用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后进行治疗。

66
2023-07-2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