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通过消化道传播,临床以持续高热、中毒面容、脾肿大、白细胞减少与玫瑰疹等为特征性表现。该病主要累及回肠下段,以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为主要病变,严重者可发生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伤寒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腹痛、腹泻、便秘等,其中发热通常呈稽留热,体温可达39℃以上,可持续数周。
诊断伤寒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常规、骨髓涂片、便常规及培养以及特异性抗体检测。例如,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骨髓涂片显示粒系增生低下,淋巴样细胞增多;便常规及培养可发现伤寒杆菌;特异性抗体检测如肥达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伤寒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原体感染,常用药物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对于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则需及时手术治疗,如肠切除吻合术。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可能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同时注意休息,合理膳食,有利于促进疾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