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是四肢动脉硬化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四肢动脉硬化是指血液中的脂质在四肢动脉壁上沉积,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堵塞的一类疾病,通常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与遗传、生活方式及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有关。
四肢动脉硬化的病理机制主要是由于血脂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引起的血管内膜损伤和炎症反应,导致脂质在受损部位积聚并形成斑块。这些斑块逐渐增多并可能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阻塞。四肢动脉硬化可能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腿部肌肉疼痛或无力,休息后可缓解。还可能出现足部皮肤苍白、发绀、麻木等症状。
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脂分析、血糖水平检测以及颈动脉超声波检查以评估颈部和颅内大血管的情况;此外,踝肱指数测量是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该指数比较踝部和上臂肱动脉压差值来判断外周动脉病变程度。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预防血栓形成。对于严重的肢体缺血情况,可以考虑经皮介入治疗如球囊扩张术或支架植入术。
建议定期体检,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注意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预防四肢动脉硬化。
66
2024-03-1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