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的一组疾病,常见于下肢,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等症状。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静脉壁损伤、血流滞缓及血液高凝状态。而长期卧床、久坐、肢体制动、大手术后等,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患者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等症状,肿胀严重时,可出现皮肤营养性改变,如皮肤色素沉着、湿疹、溃疡等。急性期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深静脉血栓一旦确诊,需要及时遵医嘱进行抗凝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此外,还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如经皮机械性血栓切除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
患者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适当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缓解不适症状。还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