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事溶血

柯怀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三级
咨询
溶血是指红细胞在血液循环中过早破坏,导致其寿命缩短的现象,可能与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有关。
溶血是由于红细胞膜结构异常或酶缺乏导致红细胞提前破坏。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有一定的生存周期,在骨髓造血后进入血液,经过一段时间后被分解代谢掉,这个过程称为溶血。而当某些因素如感染、自身免疫等引起红细胞提前破坏时,就会出现溶血现象。溶血可能导致贫血、黄疸、尿色深黄、乏力等症状。如果溶血速度快于骨髓造血速度,则会导致急性溶血,引发寒战、高热、腰痛、呕吐、腹泻等症状;慢性溶血则会出现长期贫血、脾脏肿大等情况。
为诊断溶血,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常规、血生化、血涂片镜检、Coombs试验、Ham试验等检测项目。溶血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病因,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以及输血治疗。对于急性溶血,应立即停止任何可能导致溶血加剧的因素,并开始补液以防止电解质紊乱。
患者平时应注意避免暴晒阳光直射皮肤,以免加重不适症状。饮食上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减少溶血的发生和发展。
66
2024-03-0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