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是皮下出血点

张建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皮下出血点是指血液从毛细血管或小静脉、小动脉破裂处向外渗出,积聚在皮肤下方而形成的红色或紫色斑点。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微血管破裂所致,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
皮下出血点可能由维生素K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引起。这些情况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使毛细血管容易破裂,从而形成出血点。维生素K缺乏症患者可能出现易出血、瘀伤等症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则伴随有自发性出血倾向以及皮肤黏膜出现淤点、淤斑等。
针对皮下出血点的原因调查,可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测试、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等实验室检测,必要时还可做超声波检查以评估局部组织状况。对于维生素K缺乏症,补充维生素K是主要治疗方法;而对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则需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或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的人群,以免加重皮下出血的情况。
66
2024-02-1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