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是共济失调型脑瘫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共济失调型脑瘫是指以姿势和运动协调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脑瘫类型,通常由大脑皮层损伤导致运动控制异常所致。
共济失调型脑瘫是由于胎儿期或出生后早期的大脑发育异常引起的,涉及锥体外系的功能紊乱。这些功能包括肌肉张力调节、平衡、协调和平滑运动等。患者可能表现为站立不稳、走路摇晃、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症状。
诊断共济失调型脑瘫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神经发育评估、头颅MRI成像以及血液中的特定生物标志物检测,如Tau蛋白和S100B蛋白。针对共济失调型脑瘫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和药物治疗。物理疗法通过改善身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来提高运动能力,常用方法有平衡训练和功能性活动练习;职业疗法则侧重于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和社会参与支持;药物治疗可选用促进神经生长的神经营养因子或者抑制兴奋性氨基酸释放的药物,例如甲钴胺片、吡拉西坦胶囊等。
面对共济失调型脑瘫,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遵循医嘱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定期监测并调整治疗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
66
2023-12-2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