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睡觉时突然抽搐

杨少敏 营养科 二级公共营养师
北京航天总医院 二级甲等
咨询

睡觉时突然抽搐,可能是生理性因素、精神因素、缺钙、癫痫、低钙血症等原因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生理性因素

如果在睡觉前进行了剧烈运动,或者是精神过度紧张,可能会导致大脑神经兴奋性增高,从而出现上述症状。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通常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即可缓解。

2、精神因素

如果在睡觉前受到了惊吓,可能会导致大脑神经过度兴奋,从而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通过做好心理安抚的方式改善,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

3、缺钙

如果平时摄入的营养元素不足,可能会导致体内缺乏钙元素,从而导致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加,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多吃一些含钙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等。

4、癫痫

癫痫是脑部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而导致的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可能与遗传、脑部疾病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卡马西平片、苯妥英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脑皮质切除术进行治疗。

5、低钙血症

低钙血症主要是由于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维生素D缺乏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手足抽搐、肌肉痉挛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片、枸橼酸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钙元素的食物,如牛奶、虾皮等。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于不适症状的缓解也有积极意义。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66
2017-11-2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