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碎石指征一般包括结石大小、结石位置、结石数量、患者的体质等。
1、结石大小
体外冲击波碎石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冲击波将体内的结石击碎,从而使结石排出体外。如果患者的结石体积比较小,小于6毫米,可以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如果患者的结石体积比较大,大于6毫米,则不建议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
2、结石位置
如果患者的结石位于肾脏、输尿管等部位,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可能会导致结石移位,从而加重病情。因此,如果患者的结石位于肾脏、输尿管等部位,一般不建议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
3、结石数量
如果患者的结石数量比较多,可能会导致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效果不佳,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如果患者的结石数量比较多,一般不建议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
4、患者的体质
如果患者的体质比较差,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心脏病等,一般不建议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以免出现大出血的情况,对身体造成严重损伤。
5、其他情况
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肾功能不全、尿路感染等情况,也不建议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除此之外,患者在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还需要多喝水,多排尿,有利于促进碎石的排出。另外,如果患者在术后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还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