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斯氏狸殖吸虫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斯氏狸殖吸虫是一种寄生在哺乳动物体内的寄生虫,主要通过摄入被囊蚴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感染可能导致腹痛、腹泻和肝肿大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胆管炎、胆结石等并发症。治疗通常采用吡喹酮等抗寄生虫药物,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措施包括避免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蚴的食物,如未经煮熟的溪蟹、蝲蛄
斯氏狸殖吸虫侵入人体后,在肝脏内发育成成虫并产卵,导致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虫卵随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各处,形成囊状病变,进一步引发免疫应答和器官功能障碍。感染斯氏狸殖吸虫的人可能经历腹痛、腹泻、食欲减退以及体重下降等症状。长期未及时诊治还可能出现肝硬化、胆汁淤积性黄疸等严重并发症。
针对斯氏狸殖吸虫感染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肝功能测试、超声波扫描以及粪便检测。其中,粪便检测可通过显微镜下观察虫卵来确认诊断。治疗斯氏狸殖吸虫感染通常采用吡喹酮等抗寄生虫药物,以杀灭体内成虫和虫卵。对于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接受静脉注射给药。
了解该寄生虫的特点与传播途径,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彻底烹饪肉类制品,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此外,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的关键,例如洗手和避免接触可能存在囊蚴的水源。
66
2024-02-2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