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有关乙肝治疗最新进展的文章

冯平 全科 主治医师
三级甲等
咨询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约占9300万.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目前我国有乙肝患者3000万.乙肝的特点为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无黄疸型HBsAg持续阳性者易慢性化.本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进行传播.乙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
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HBV.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未被证实.而且大量事实表明夫妻中一方携带,另一方多年后也并没有感染HBV.接吻已经已经表明不会传染
  以肝脏病变最明显,弥散于整个肝脏.基本病变为肝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侵润,肝细胞再生,纤维组织增生.
  一.急性肝炎
  ①肝细胞有弥漫性变性,细胞肿胀成球形(气球样变),肝细胞嗜酸性变和嗜酸性小体;②肝细胞点状或灶状坏死;③肝细胞再生和汇管区轻度炎性细胞浸润.
  黄疸型与无黄疸型肝脏病变只是程度的不同,前者可出现肝内淤胆现象.
  二.慢性肝炎
  ①慢性迁延性肝炎与急性肝炎相同,程度较轻,小叶界板完整.②慢性活动性肝炎较急性肝炎重,常有碎屑坏死,界板被破坏,或有桥样坏死.严重者肝小叶被破坏,肝细胞呈不规则结节状增生,肝小叶及汇管区有胶原及纤维组织增生.
  三.重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可分两型
  (1)坏死型 以大块肝细胞坏死为特征.肝脏缩小,肝细胞溶解消失,仅肝小叶周边残存少量肝细胞.一般无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残存肝细胞及小胆管有胆汁淤积.
  (2)水肿型 突出病变为肝细胞广泛呈现显著的气球样变,相互挤压,形成“植物细胞”样,尚有肝细胞灶状坏死.
  2.亚急性重型肝炎 可见新旧不等大小不同的亚大块,大块肝坏死,与肝细胞结节状增生并存,汇管区结缔组织增生.
  3.慢性重型肝炎 在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化基础上继发亚大块或大块肝坏死.累及多个肝小叶,有假小叶形成,肝组织结构高度变形.
应根据临床类型,病原学的不同型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总的原则是: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应忌酒,防止过劳及避免应用损肝药物.用药要掌握宜简不宜繁.
66
2015-04-2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