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为DNA病毒,同时也是一种反转录病毒,其反转录的过程是利用病毒自身的DNA聚合酶进行的。但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需要经过前基因组RNA中间体、利用病毒本身缺乏校对酶活性的DNA聚合酶反转录成负链DNA,因而较其他DNA病毒易于变异,可以发生一个核苷酸(点突变)和多个核苷酸的变异,其变异率每个核苷酸为2.1×10‐4,此外在宿主的免疫压力下,其相关基因也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异,从而确保其在复制过程中的生物学优势。乙型肝炎的各基因区及多数调控序列中都可发生变异,变异类型有点突变、缺失、重复、插入和重排等,有的变异可影响多个基因片段。病毒基因一个或多个核苷酸的变异均可导致HBV编码的蛋白质发生变化,导致毒力增强和HBV复制水平的增加,促进病毒附着/穿透。由于HBV不同区域的变异性导致的免疫逃逸性及致病性在临床上时常发生,给乙肝的治疗和诊断带来了许多问题。病毒的变异,包块P区变异,也就是耐药,这个可以根据具体的耐药位点,选用具体的抗病毒药物。坚持按时规律的服用高效、低耐药的抗病毒药物,不容易耐药,对于乙肝病毒的初次抗病毒,符合条件的,优先推荐干扰素,如不符合干扰素治疗,可以选用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