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胎黄的中医治疗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胎黄的中医治疗可以考虑茵陈蒿汤、栀子豉汤等中药方剂,也可以遵医嘱采用清肝泻火法、健脾和胃法、滋阴降火法等方法进行调理。若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由茵陈、栀子、大黄组成,通过煎煮后服用。每日剂量依据医嘱调整。此方能清湿热并退黄疸,适用于婴儿黄疸伴有舌苔厚腻等症状。方中茵陈为主药,能利水消肿、清胆退黄;栀子辅佐茵陈加强清热解毒作用;大黄通腑泻下,有助于排除体内湿邪。
2.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由栀子、豆豉构成,加适量清水煎服。每日分次服用。此方具有宣泄郁热、除心中懊侬的功效,可缓解因情志不畅引起的胸闷、烦躁不安等症状。方中栀子入心经,有清热除烦的作用;豆豉则能疏肝解郁,两者合用可调畅气机、解除胸闷。
3.清肝泻火法
清肝泻火法包括龙胆泻肝汤、柴胡清肝饮等中药方剂,患者需遵医嘱服用。上述药物能够起到清肝胆实火、祛湿热之邪的作用,从而改善肝胆实火上攻导致的眼目赤痛、口苦、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胁肋部疼痛、尿黄便秘等症状。若出现肝胆实火证,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进行调理。
4.健脾和胃法
健脾和胃法包括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中药方剂,患者需要遵照医生指导服用。上述药物能够起到补脾胃、益肺气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弱所致食欲减退、腹胀腹泻、乏力倦怠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如果患者存在脾胃虚弱的问题,则不宜食用生冷、油腻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5.滋阴降火法
滋阴降火法包括知柏地黄丸、天王补心丹等中药方剂,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意见服用。上述药物具有滋阴清热的效果,适用于阴虚火旺引起的心悸失眠、潮热盗汗、咽干鼻燥、耳鸣遗精、舌红少苔等症状。用药期间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在治疗胎黄时,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皮肤颜色变化及食欲、大小便等情况。必要时,可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采取针灸疗法如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等穴位来辅助治疗。
66
2024-01-1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