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穴位外敷
选取特定经络上的穴位,将调配好的药膏贴于皮肤表面,患者需按医嘱定期更换。此方法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气血、平抑邪气,从而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
2.耳针治疗
选择相应的耳穴,用毫针刺入或压丸,每次治疗时间约15-30分钟。耳针疗法可调整脏腑功能失调,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局部炎症反应。
3.中药外敷
将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材研磨成粉末后加适量醋调制成糊状,外敷于受影响区域。传统医学认为,该方式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并有助于消除肿胀及疼痛。
在接受中医治疗期间,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同时注意饮食调理,宜选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蔬菜泥等,有利于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