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萸肉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等病症,但外感表证、湿热证、脾胃虚弱等人群不能吃。
1、外感表证
外感表证一般是指外感邪气侵入人体,导致肺卫不固,患者会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山萸肉性温,如果外感表证的患者食用山萸肉,会导致体内的热邪加重,从而加重病情,不利于恢复。
2、湿热证
湿热证是指湿热邪气侵入人体,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头身困重、食少、腹胀、大便黏腻等。山萸肉味酸、涩,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的作用,如果湿热证的患者食用山萸肉,会导致体内的热邪加重,从而加重病情。
3、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是指脾胃消化食物、运化水液等功能失调,脾胃虚弱的患者不能吃山萸肉,因为山萸肉性温,如果脾胃虚弱的患者吃山萸肉,会导致体内的热邪加重,从而加重脾胃虚弱的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
4、其它
山萸肉还具有收敛的作用,如果患者存在便秘、尿频等症状,食用山萸肉后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身体健康。
5、禁忌
山萸肉不宜与维生素C、烟酸、谷氨酸、胃酶合剂等药物同时服用,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另外,山萸肉不宜长期或大量食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出现口干、口渴、胃酸分泌过多等症状。
另外,患者在食用山萸肉时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是芥末等,以免影响药物效果。如果患者在食用山萸肉后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采取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