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免疫调节剂

李帆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免疫调节剂治疗可以采用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环孢素、他克莫司、硫唑嘌呤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环磷酰胺
环磷酰胺是一种抗肿瘤药物,通过抑制DNA合成来干扰细胞分裂,从而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增长。通常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环磷酰胺能有效杀灭快速增殖的癌细胞,对于多种类型的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机制主要是通过烷化DNA分子上的鸟嘌呤碱基,导致DNA单链或双链断裂,进而阻止DNA的复制及转录过程。
2.甲氨蝶呤
甲氨蝶呤主要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具体剂量需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起效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一般为数小时至数天不等。甲氨蝶呤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癌症以及血液系统疾病。它能够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核酸合成,进而影响细胞生长和繁殖。
3.环孢素
环孢素可通过口服方式给予,起效时间各异,取决于个体代谢速度。本品作用持久,每日分次服用。环孢素适用于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抑制治疗。该药物可选择性地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
4.他克莫司
他克莫司主要通过口服给药,起效时间因人而异,通常需要数日至一周左右才能达到稳定浓度。本品半衰期较长,每日需定时服药以维持稳定的血药水平。他克莫司主要用于预防器官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该药物也属于免疫抑制剂,能够阻断白介素-2受体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
5.硫唑嘌呤
硫唑嘌呤主要通过口服给药,起效时间较慢,可能需要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本品作用持续时间较长,每日需按时服药。硫唑嘌呤常用于风湿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如类风湿关节炎。该药物通过抑制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降低T淋巴细胞活性,减轻炎症反应。
在接受免疫调节剂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感染风险增加。同时,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但须遵医嘱执行。
66
2024-01-2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