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是指肌力正常的情况下运动的协调障碍。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以及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但不包括肢体轻度瘫痪时出现的协调障碍、眼肌麻痹所致的随意运动偏斜,视觉障碍所致的随意运动困难以及大脑病变引起的失用症。 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共济失调可分为四种类型: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前庭迷路性共济失调;大脑型共济失调。而一般称呼的“共济失调”,多特指小脑性共济失调。神经系统的协调和平衡包括感觉性深感觉向中枢神经系统反映躯体各部位的位置和运动方向。病因有:周围神经或神经根病;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颅底畸形、脊髓病、肿瘤;脑干血管性疾病如梗塞、出血,多发性硬化、肿瘤;丘脑顶叶通路或顶叶血管性疾病、肿瘤。 前庭性前庭系统向心传导平衡信息,引起体位、视线调节和空间定位感觉等的平衡反应。病因有:迷路炎、前庭神经炎、特发性双侧前庭病;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天幕下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