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相思病,就是一种心理疾病。相思病的主要表现就是对他人的不信任,对自己的不信任,对周围环境的不信任。
相思病的形成主要与个人的成长经历、个人心理特征,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比如父母对于子女过分的宠爱、过分严厉、对孩子的过分娇小等,都会导致个人出现相思病的倾向。此外,如果长期处于压力过大的环境中,个人的心理状态也会受到影响,从而患上相思病。
相思病的患者会表现出不合群、不愿意与他人进行沟通、对生活和学习的兴趣减退、情绪低落、自责自罪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自残或者自杀的倾向。针对相思病,临床上主要是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改善,比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舍曲林、帕罗西汀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放松心情,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者是做一些户外的运动,来缓解个人的压力,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如果患者出现相思病的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