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的发生是由于病原体感染所致,因此医院感染的防控需要贯穿整个医疗过程,涉及的方面包括院内感染、科室感染、手术部位感染、体温监测、呼吸道传染病监测、消毒、医疗废物处理等。
1、院内感染
是指病原体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与病原体感染有关的疾病、医院获得性感染等。
2、科室感染
是指患者在入院时不存在或很少存在感染,在出院后由于病情的需要,从医院其他病房或其他科室转入患者体内而引起的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血流感染等。
3、手术部位感染
是指手术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者是术后护理不当,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关节等部位的感染,如切口感染、腹膜炎、肺炎等。
4、体温监测
是指对危重患者进行持续的体温监测,以维持其生命体征的稳定。主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脉搏等,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5、呼吸道传染病监测
是指对呼吸道传染病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控制疾病传播的一种措施。
6、消毒
医院感染的监测还涉及医疗器械、环境、物体表面等的消毒,如血液、体液、排泄物的消毒等。
7、医疗废物处理
是指医疗废物应按照规范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处理等,以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由于病原体感染所致,因此在医院内应采取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无菌操作等,以避免发生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