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山西中医肾病专科医院

王子墨 全科 主治医师
三级甲等
咨询
肾病综合症治疗方法:
  一、 对症治疗-利尿消肿
  导致肾病综合征水肿的机制并不单一,但是肯定有低血浆胶体渗透压(由低蛋白血症导致)因素存在,因此,欲有效利尿,静脉补充胶体液是重要措施之一。临床多静脉输注血浆代用品(如右旋糖酐或羟乙基淀粉)来提高病人血浆胶体渗透压,但应注意:①选低分子制剂(分子量2-4万道尔顿)以兼顾扩容及渗透性利尿;②应用含糖而不含钠制剂,以免氯化钠影响利尿疗效;③当尿量<400ml/d时应禁用此类药物,此时药物易滞留及堵塞肾小管,致成“渗透性肾病”,诱发急性肾衰竭。若无心功能障碍时,可每次静脉输注500ml,隔日1次,输注结束立刻从滴壶入袢利尿剂,以获取最佳利尿效果。
  现在不主张输注血浆或其制品(如白蛋白)来提高胶体渗透压。因为输注的血浆或其制品均于24-48小时内经肾从尿丢失,如此将加重肾小球高滤过,严重时损伤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导致“蛋白负荷肾病”,而且滤过的蛋白将被近端肾小管上皮重吸收,过度重吸收将损伤肾小管,导致上皮细胞变性脱落。有人用血浆及其制品作为营养药频繁输注来提高病人血浆蛋白水平,则更错误。试验已证明输注血浆或白蛋白后将反馈抑制病人肝脏蛋白合成,只有弊而无利。
  利尿效果不佳时,应检查病人是否严格限制食盐摄入。利尿效果差的严重水肿病人,可辅助应用超滤脱水消肿;利尿效果差的严重腹水病人,亦可考虑进行自身腹水浓缩回输。而病人利尿效果好时,亦需注意勿利尿过度、过猛,以免血液浓缩形成血栓,病人体重以每日下降0.5-1.0Kg为宜。
  二、主要治疗-抗免疫抗炎症
  导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肾小球疾病几乎都是免疫介导性疾病,而且多为免疫介导性炎症,故其主要治疗必为抗免疫及抗炎症治疗。
  合理应用各种治疗药物:
  类固醇激素
  尽管激素治疗存在多种方案,但是一般均遵循“足量、慢减、长期维持”的用药原则。①开始用量要足:以为例,起始剂量需达到每日1mg/kg(不过,多数国内医师主张最大量不超过60mg/d),足量(≥40mg/d)服药12周。②减撤药要慢:有效病例每2-3周减原用量的1/10,当减至20mg/d左右时疾病尤易反跳,更应谨慎。③维持用药要久:常以隔日20mg顿服作维持量,共服半年至1年或更久。起始量足有利于诱导疾病缓解,减量慢及维持用药久可预防疾病复发。
  某些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尤其少数病理为微小病变或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者)可以试用甲基氢化冲击治疗,0.5-1.0g溶于5%葡萄糖静脉点滴,隔日1次,共3次。用药期间,必须注意防止感染、水钠潴留及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
66
2015-09-1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