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荆永珍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贫血、出血和感染、发热、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可能会导致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减少,从而出现贫血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酚磺乙胺注射液、氨基己酸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改善。

2、出血

由于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从而容易出现出血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等,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出血。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改善。

3、发热

如果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能会使体内的白细胞有所升高,从而出现发热的情况,甚至还会伴有精神萎靡的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温水擦拭身体的方式进行处理。

4、肝脾肿大

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肝脏和脾脏的体积增大,从而出现肝脾肿大的情况,甚至会伴有腹胀的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护肝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肝切除手术的方式进行改善。

5、淋巴结肿大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下降,可能会导致淋巴细胞减少,从而出现淋巴结肿大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进行处理。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愉悦的心情和稳定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过大。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66
2017-10-2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