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哺乳期补药

哺乳期是指产后产妇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婴儿的时期,一般为产后的1个月左右。在哺乳期产妇补药可分为食物类和药物类,药物类可分为中药类、中成药类、西药类、保健类等。

1、食物类

在哺乳期内,产妇的身体比较虚弱,如果食用了寒凉、生冷的食物,可能会导致宝宝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所以在哺乳期内产妇应避免食用寒凉、生冷的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生鱼片等。

2、药物类

如果在哺乳期内产妇生病,需要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应注意避免服用对宝宝有影响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以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但如果产妇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3、中药类

如果产妇在哺乳期内出现气血亏虚的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八珍颗粒、复方阿胶浆、人参归脾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此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小,对宝宝的影响也较小。

4、中成药类

如果在哺乳期内产妇出现腰酸、腰痛、头晕等不适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此类药物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对宝宝的影响也较小。

5、保健类

在哺乳期内,产妇还可以适当吃一些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

如果产妇需要服用药物,应明确药物的成分,避免服用对宝宝有影响的药物,以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如果服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2019-01-21 浏览6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