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产生脱肛的原因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脱肛可能由长期便秘、腹内压增高、先天发育异常、直肠黏膜下层组织松弛以及儿童骶骨弯曲尚未形成引起,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长期便秘
如果患者存在长期便秘的情况,会导致排便困难、用力排便,从而引起腹腔压力增大,导致直肠壁向外突出。当腹压降低时,直肠仍可能脱垂。可通过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来缓解便秘,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或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改善肠道功能。
2.腹内压增高
腹内压增高是由于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原因引起的,这些因素可使腹腔内压力逐渐增高,进而促使直肠向下移位,严重者甚至会发生完全脱出肛门外的现象。针对腹内压增高的治疗通常需要个体化方案,例如戒烟、定时排便训练等生活方式改变,必要时也可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进行治疗。
3.先天发育异常
先天发育异常包括直肠前突、盆底肌肉功能不全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直肠支持结构薄弱,容易发生脱垂。对于先天发育异常所致的脱垂,手术可能是必要的,如直肠固定术、肛门环缩术等。
4.直肠黏膜下层组织松弛
直肠黏膜下层组织松弛是指直肠周围的结缔组织失去张力和支撑作用,导致直肠易于下垂。这使得直肠黏膜更容易从正常位置滑入肛管内,从而引发脱肛。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提肛运动加强肛门括约肌的力量,也可以尝试使用硬化剂注射、胶圈套扎等方式帮助缩小痔核体积。
5.儿童骶骨弯曲尚未形成
儿童骶骨尚未形成正常的生理弯曲,导致局部缺乏足够的承托力,易出现直肠脱垂现象。建议患儿采取俯卧位姿势入睡,以促进脊柱发育,同时注意营养均衡,避免挑食偏食。
日常生活中应关注排便习惯和体位管理,避免长时间蹲坐排便,以免加重腹内压增高。若症状持续未得到缓解,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
66
2024-02-0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