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出血热少尿期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出血热少尿期可以通过补液抗休克、解毒保肾、利尿消肿、抗感染治疗、血液净化等治疗措施进行治疗。若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避免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1.补液抗休克
补液抗休克通过给予患者适量的液体补充来维持血容量稳定,防止进一步的循环衰竭。此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微循环障碍,预防和纠正休克状态。
2.解毒保肾
解毒保肾需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同时配合维生素C片、辅酶Q10胶囊等抗氧化剂保护肾脏。上述药物能够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内源性毒素对肾脏的损伤风险,从而起到保肾效果。
3.利尿消肿
利尿消肿可选用注射液、螺内酯片等利尿剂促进水分排出,缓解水肿现象。增加排尿量有助于减少体内潴留液体,缓解因体液积聚导致的水肿。
4.抗感染治疗
抗感染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针对特定病原体进行治疗。由于出血热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选择适当的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胶囊等进行针对性治疗是必要的。
5.血液净化
血液净化采用血液透析机、血液滤过器等设备清除体内废物及过剩水分。该方法能有效控制液体平衡失调及相关并发症,但须密切监测并调整操作参数以防电解质紊乱。
在出血热少尿期,应严格限制钠摄入,每日不超过3g,以免加重水肿和心脏负担。此外,应避免食用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等,以减少电解质失衡的风险。
66
2024-03-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