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制是什么

王俊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制主要是由于脂质和坏死组织不断聚积在动脉内膜,形成外观呈黄色粥样的斑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的一种心血管疾病,通常是因为遗传因素、过于肥胖、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原因所引起的,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心绞痛、胸闷、气短等症状。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一旦发生,则会导致管腔狭窄,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现象,当心肌缺血、缺氧后,则会导致管腔内形成粥样的斑块,从而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同时,患者还可以遵医嘱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辛伐他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降低血脂,稳定斑块。

另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要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

66
2023-07-2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