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早期症状

任守臣 儿科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早期症状一般包括贫血、出血、感染、发热、淋巴结肿大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1、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基因突变、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的。由于儿童骨髓造血功能下降,会导致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减少,从而出现贫血的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建议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酚磺乙胺、氨基乙酸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同时,患儿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司坦唑醇、达那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2、出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会导致骨髓造血功能下降,从而引起血小板减少,导致儿童出现出血的症状,表现为皮肤黏膜瘀点、瘀斑、鼻出血等。建议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酚磺乙胺、氨基乙酸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同时,患儿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白细胞介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3、感染

再生障碍性贫血会导致儿童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感染的情况,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建议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4、发热

再生障碍性贫血会导致儿童白细胞减少,从而引起发热的症状,表现为高热、畏寒等。建议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儿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酚氨咖敏、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治疗。

5、淋巴结肿大

再生障碍性贫血会导致儿童淋巴细胞增生,从而出现淋巴结肿大的情况,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腋下淋巴结肿大等。建议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儿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儿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肉、牛肉等,有助于促进血红蛋白的生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贫血的症状。如果患儿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66
2022-09-0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