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者数量在逐年增加,2016年我国有脑瘫患者2770万人,2014年有脑瘫患者480万人。
脑瘫是指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一个月内,大脑在尚未成熟阶段受到损害,导致患者出现姿势异常和运动功能障碍,这是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导致脑瘫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因素、母亲分娩过程中的因素、出生后的感染、中毒、脑血管病等。脑瘫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姿势异常和运动功能障碍,如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异常、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感知障碍、行为异常等。
目前,脑瘫的治疗主要以康复治疗为主,包括运动治疗、语言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维生素B12、甲钴胺等,但药物治疗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目前脑瘫的手术治疗主要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这种手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肌肉痉挛,但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脑脊液漏、感染等。
因此,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自身的表现,如果出现类似脑瘫的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