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一般可以通过患儿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脑电图检查、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等方式进行确诊。
1、症状体征
脑瘫患儿的身体发育可能会比较迟缓,肌张力可能会出现增高的情况,还可能会出现喂养困难、入睡困难、容易惊醒等症状。如果存在以上症状,可能提示患儿存在脑瘫。
2、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头颅CT检查、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等,可以明确脑部是否存在出血、梗死等病变,也可以明确脑部的发育情况,有利于辅助诊断脑瘫。
3、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检查主要是利用脑电波进行检查的一种方式,可以判断脑部是否存在损伤,也可以辅助诊断脑瘫。如果存在脑瘫,患儿的脑电图可能会出现异常的情况,如过度放电等。
4、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主要是对患儿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检查等,可以判断患儿是否存在感染性疾病,也可以辅助诊断脑瘫。如果存在感染性疾病,血常规检查会出现白细胞增高的情况,尿常规检查会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症状。血液生化检查会出现血糖、血脂等指标异常的情况。
5、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主要是对患儿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可以判断患儿是否存在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等情况,也可以辅助诊断脑瘫。如果存在肌张力异常的情况,患儿可能会出现肢体僵硬、双手握拳等症状。如果存在姿势异常的情况,患儿可能会出现双腿不受控制、走路不稳等症状。
除此之外,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到医院,通过血常规检查、头颅CT检查、脑电图检查等方式进行确诊,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家长也应给予患儿更多的关爱与理解,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