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针灸对脑瘫的作用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针灸对于脑瘫可能具有运动功能改善、痉挛缓解、感觉障碍减轻、吞咽困难改善、排尿控制增强等功效作用。由于脑瘫的复杂性,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
1.运动功能改善
通过刺激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来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从而达到改善运动功能的目的。可选择穴位如足三里、曲池等进行针灸治疗,以辅助恢复患者受损的运动能力。
2.痉挛缓解
针灸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抑制异常兴奋灶,从而缓解痉挛状态。针对痉挛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取合谷、太冲等穴位进行针灸。
3.感觉障碍减轻
针灸能够刺激神经细胞,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供血不足的情况,进而减轻感觉障碍。对于存在感觉障碍的脑瘫患者,可以通过针灸百会穴、神庭穴等来缓解不适。
4.吞咽困难改善
吞咽困难常由神经肌肉协调障碍引起,针灸可促进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表达增加,提高神经-肌肉传递效率,有助于改善吞咽困难。针对吞咽困难,可通过舌下神经针刺法、颊车透地仓等手法进行针灸治疗。
5.排尿控制增强
针灸可以刺激膀胱壁上的神经反射点,增强膀胱括约肌的收缩力,从而提高排尿控制能力。对于有排尿控制问题的脑瘫患者,可以选择三阴交穴、关元穴等穴位进行针灸。
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应确保操作由专业中医师进行,避免因不当操作导致的风险。同时建议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调整针灸方案,以满足不同阶段的需求。
66
2024-03-1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