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儿童疫苗后遗症

张建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儿童疫苗后可能出现发热、注射部位红肿、头痛、恶心、腹泻等后遗症。这些症状通常轻微且自限性,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退,建议咨询医生。
1.发热
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发热主要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对疫苗成分产生反应。发热通常出现在接种后的数小时至两天内,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2.注射部位红肿
局部组织受到外源性物质刺激时,可能会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使血液成分渗出到组织间隙中,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和水肿现象。肿胀可能集中在注射点周围,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
3.头痛
接种疫苗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导致颅内压升高,进而引起头痛的症状。疼痛一般位于头部两侧,程度可轻可重,有时伴随眩晕感。
4.恶心
恶心可能是由疫苗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所致。胃肠道受刺激后会导致消化液分泌异常,胃肠蠕动加快,进而引发恶心的感觉。不适感多发生在进食后,但也可能出现空腹状态下发生的情况。
5.腹泻
如果儿童自身存在乳糖不耐受的问题,在打完疫苗之后可能会诱发腹泻的现象。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且粪便呈水样,严重者可伴随呕吐、脱水等症状。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体温监测、血常规检查以及必要时的头颅MRI等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包括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混悬滴剂、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缓解发热症状,可根据医生指导通过口服补液盐散(III)电解质补充溶液来预防脱水。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并确保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促进身体恢复。
66
2024-03-1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