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比39一般指的是嗜酸性粒细胞比率为39%,血常规化验中性粒细胞比率为39%,通常是不正常的,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急性大出血、药物因素等原因所引起的。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劳动后,或者是处于寒冷、饥饿等环境中,可能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比率出现升高的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
2、过敏性疾病
如果患者接触了过敏原,可能会导致机体出现过敏反应,从而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缓解瘙痒症状。
3、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是指寄生虫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可能与卫生条件差、不洁饮食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升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苯达唑、甲苯达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4、急性大出血
急性大出血可能会导致机体出现应激反应,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升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酚磺乙胺、维生素K1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
5、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会导致体内的嗜酸性粒细胞出现增多的情况,一般停药后可逐渐缓解。
若出现其他不适,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