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糖尿病的心理护理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教育、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等心理护理方法来缓解压力和焦虑。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通常由注册心理治疗师引导患者识别并改变错误思维模式及行为习惯。此方法有助于纠正对自身疾病的误解、减轻焦虑情绪;通过调整不当信念来改善自我管理能力。
2.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包括向患者提供关于糖尿病及其相关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方面的知识,可通过讲座、手册等形式进行。提高患者对该疾病的理解和应对能力,减少因无知而产生的压力和误解;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
3.支持性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侧重于倾听患者的感受和困难,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让其表达内心世界。旨在营造信任氛围,增强患者自我接纳与社会支持;可有效缓解情感困扰,促进身心康复。
4.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涉及一系列身体和呼吸练习,帮助个体学会主动控制紧张状态下的生理反应。研究表明,定期参与此类活动能降低血糖水平、改善睡眠质量;对于存在高度应激反应的糖尿病人尤为重要。
糖尿病患者易受心理因素影响,导致病情波动。建议定期监测血糖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也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心理健康。
66
2024-03-2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