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中医上称为消渴病,消渴病的中医治疗药方需要根据不同的证型来选择,消渴病主要包括肺热津伤、胃热炽盛、胃阴不足、肾阴亏虚、阴阳两虚等证型。
1、肺热津伤
肺热津伤的患者会出现口干多饮、多食善饮、身体消瘦、大便干结、小便量少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玉液汤进行治疗,主要包括天花粉、人参、黄连、生地黄等中药材,可以起到清热生津的作用。
2、胃热炽盛
胃热炽盛的患者会出现多食善饮、口干多饮、大便干结、小便量少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玉液汤进行治疗,主要包括石膏、知母、人参、甘草等中药材,可以起到清热养阴的作用。
3、胃阴不足
胃阴不足的患者会出现口干多饮、大便干结、胃部灼热、胃部疼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玉液汤进行治疗,主要包括麦冬、生地黄、芍药等中药材,可以起到滋阴养胃的作用。
4、肾阴亏虚
肾阴亏虚的患者会出现口干多饮、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小便量少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玉泉丸进行治疗,主要包括天花粉、黄精、茯苓、乌梅等中药材,可以起到滋肾养阴的作用。
5、阴阳两虚
阴阳两虚的患者会出现口干多饮、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金匮肾气丸进行治疗,主要包括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等中药材,可以起到温补肾阳的作用。
消渴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糖果、巧克力等,以免导致血糖升高,不利于病情恢复。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