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以毛细支气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一岁宝宝患有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可能是由于感染、过敏、吸入有害气体、胃食管反流、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所致。
1、感染
一岁宝宝的身体抵抗力较差,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从而诱发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还可遵医嘱使用布、沙丁胺醇等药物进行雾化治疗。
2、过敏
如果一岁宝宝属于易过敏体质,在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可能会诱发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从而出现咳嗽、气促等症状。家长可以遵医嘱给宝宝使用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同时,还可遵医嘱使用丙酸倍氯米松、丙酸氟替卡松等药物进行雾化治疗。
3、吸入有害气体
如果一岁宝宝在玩耍时,吸入了有害气体,可能会导致气道黏膜受到刺激,从而引起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同时还应及时带宝宝到户外晒太阳,有助于促进有害气体的排出。
4、胃食管反流
如果一岁宝宝患有胃食管反流,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位,可能会刺激咽喉黏膜,从而引起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家长可遵医嘱给宝宝使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药物治疗。同时,还应注意避免给宝宝吃过多的奶,以免加重病情。
5、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宝宝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如果一岁宝宝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可能会导致心脏的收缩功能下降,从而引起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家长可带宝宝到正规医院通过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做好宝宝的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还应注意多给宝宝喝水,家长还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如果宝宝出现不适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